愿书香城市留住文化温度

  来源:中国青年网余国鹏2017-07-0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报刊亭是一个既普通又温情的词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的功能和意义不止是购买、阅读报刊,还承载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和感悟。其实,报刊亭尤其是那些开办时间较久的报刊亭就如同一个朋友,每天守候在那里,等待着满足每个怀揣而来的期望。

报刊亭是一个既普通又温情的词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的功能和意义不止是购买、阅读报刊,还承载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和感悟。其实,报刊亭尤其是那些开办时间较久的报刊亭就如同一个朋友,每天守候在那里,等待着满足每个怀揣而来的期望。一个区域有一座报刊亭,一座报刊亭凝聚了一群读者,各式各样的报刊亭就这样交错整合在一起,不断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增加热量;而且,时至今日,在电子阅读的强力冲击下,报刊亭的这种社会意义并未减弱,其作为城市文化的窗口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常识,我们再去讨论报刊亭是否应该被拆除没有多大意义。但是面对报刊亭在今天经营举步维艰、动辄关张、功能单一等不利现状,也不能太过理想化,单方面强调报刊亭存在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而不去探寻它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据接受采访的经营者说,以前一个报刊亭可以"养活一个家庭",但现在卖报刊"每个月要亏四五百元"。这样的情形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报刊亭即使不"一夜之间消失",也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其原因就在于当前读者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报刊亭应对乏力,甚至只能通过一些粗放的方式比如变身"杂货铺"来应对,这是远远不够的。

本质上来说,守住城市的文化温度,留住城市的书香底蕴,我们需要的是进一步强化报刊亭给读者群体、给城市文化"磁场"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归宿感。在这一目的之下采取变革创新措施是大势所趋,也是转型升级的主动作为,但要符合发展实际,更要以一种大家能接受、社会意义更凸显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文化窗口"去替代报刊亭,也可以对现有报刊亭进行升级改造;但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处理,一拆了之。

在电子阅读盛行的今天,纸质阅读依然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其原因一是纸墨给人带来的感觉和情绪无可替代,二是纸质阅读有其特殊的便利性,报刊亭自身的改革不妨紧紧围绕这两个优势来进行,创造条件把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报刊亭自身之外,相关部门也应从文化建设、保障民生的高度,在城市规划和具体管理中给予报刊亭适当的地位和足够的发展空间,推动建设功能完善、书香四溢、气氛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编辑:宇强)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