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李冰冰就和圈内好友任泉等人一同筹资在北京开了一家餐馆,一度经营得有模有样。没有人会因为钱赚得越来越多而感到烦恼,就算本专业并非餐饮美食,艺人们转身砸个几百万搞个餐馆生意自己当老板也没有什么不可——你起码得相信这些一线艺人沾过世界各地顶尖厨师手艺的味蕾,对美食的品味总不至于太差劲——反正只是投钱做老板,找对老资历的厨师大概也就成功一半了。
这不是个案,总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口号很应景。在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有那么几个曾经很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朋友利用空闲时间借各种渠道最后不停在你的朋友圈里刷屏有关海外代购或是自己开发的某个小产品的消息。你被这些讯息充斥得心烦意乱迫不及待想要将他/她屏蔽的同时,或许也曾花了几秒钟时间思考自己是否也能掌握一点资源搞搞副业赚点零花钱来花花。微商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你能接触到的每一个角落里。而放眼全球经济,大型实体经济整体在萎缩,互联网社交蒸蒸日上,仰仗网络,手上攥着一笔原始资金,懂点门道,不做点小生意的确挺可惜。以往依靠口耳相传的口碑传播放到现成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效率大大提升,这对于原本就有万千拥趸的名人来说,潜在的名人效应不充分利用,更是令人觉得浪费。
最新的消息是,英国著名的It Girl,Alexa Chung终于宣布创业了。这个受万千时装精们顶礼膜拜的街拍女神日前宣布要创立自己的时装品牌,主攻单宁服装、日装/晚装、珠宝和鞋类等等,动静不小。毕竟对于很多初涉设计和生产的设计师来说,同时开展这么多品类的业务并非易事,但是对于Alexa Chung而言,这似乎只是小菜一碟。在此之前,她就曾以各种名义和多个品牌商家合作推出特别细系列的服装和配饰产品,这其中包括和品牌Madewell和AG Jeans合作的限量系列,以及和Marks & Spencer和鞋类品牌Superga合作的系列。这些合作为她此番自创品牌并以创意总监的身份出任首席设计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李冰冰只负责投钱参与餐馆决策而不负责具体的经营不同,Alexa Chung对副业的投入明显要花上十足的心思,以创意总监身份带领一个有四个人组成的小团队来负责整个Christened Alexachung品牌的设计和销售,就意味着很多事情她都必须亲力亲为。说不定做着做着,这个以她名望为基础的副业最后可能替代她此前的全部工作(包括模特和电视主持人的工作)成为她真正的主业。
Alex Chung起步算晚的,再早个十年,Victoria Beckham就已经在做相同的事情了,到如今,她的同名时装品牌俨然成了纽约时装周上一个中流砥柱式的品牌,唱歌事业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在赚钱上,服装生意比卖唱片的效率高多了。大概也是受此启发,男艺人中也有顿悟者,被粉丝喻为“活在今天的Andy Warhol”的Kanye West,几年前就努力混迹在时尚圈的核心地带,非但和Karl Lagerfeld与Anna Wintour等等行业话语权掌握者保持无比亲密的私人关系,还积极推进自己和Adidas品牌的合作,最后还成功以此为跳板,终于在前两年以Yeezy的名字推出了自己的个人潮牌服装系列。虽然这个黑人饶舌歌手的设计才华遭遇了来自多方的致以和抨击,但这根本撼动不了他的自信心以及勃勃的商业野心。Knaye West急切地要展示自己在时尚潮流方面的敏感性,身为一个“老奸巨猾”的话题制造者,后续的这些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难事。从唱歌(拍MV或者音乐颁奖礼上的表现),到私人感情问题(交女朋友和结婚),再到自诩为设计师做起服装生意,他把一个八面玲珑的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确典型地应验了Andy Warhol的“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出名机会”的名言,并且将后者“艺术商品化”的理念放大扩展至自己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成为网络时代下消费文化里的一个绕不开的符号。
末了,Kanye West的新唱片还会再发——但很可能和最近的一次一样,以后没一张新唱片的发布都会和他的时装秀捆绑在一起亮相,Alexa Chung的It Girl光环也将继续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愈加多样,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也同样,以后再提起这些名人,我们就很难再以单一的身份标签介绍他们,而要习惯在他们多重身份的称谓之间加上一个“/”(斜杠Slash)。甚至,在你的朋友圈里刷屏的朋友,将来在做自我介绍时,都可能时髦地来一句:“I’m a S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