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师墉2024-10-1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0月8日上午,刘迅甫诗意书法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新中国第一宫——民族文化宫西楼展览大厅隆重开幕,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刘迅甫诗意书法展现场合影

10月8日上午,刘迅甫诗意书法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新中国第一宫——民族文化宫西楼展览大厅隆重开幕,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书坛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活动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继,中共第16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政委(中将)、著名诗人、书法家李栋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解放军红叶诗社社长(中将)任海泉,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陈虹,中纪委驻司法部原纪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岳宣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文艺报》原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郑伯农,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刘玉宏、刘守安、陈池瑜、倪文东、何学森、王鹏江、薛帅杰、孟云飞、常保立、邹德忠、常宝立、王阔海、倪进祥、徐右冰、李葆国、孟有新、杨红霞、杭中华、周礼、陈太栋、柳国庆、柳清芬、王文英等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数百人出席开幕式。数千名观众一起沐浴金秋艳阳,呼吸氤氲墨香,品味诗词之韵,欣赏书法之美,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文兼备·诗书合璧”的文采风流。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活动现场

刘迅甫诗意书法是诗人书法家刘迅甫近年来创作的以自己的诗词为书写内容,以笔墨线条表现诗词意境的书法作品的概括。其特点是心法通流,诗书合璧,以诗为本,笔随意变,共同构建丰富多彩的美学意境,使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有所归依,书法作品实现了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统一,具备了意蕴、情调、神采、韵味,彰显个性,充满活力,光彩照人。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周文彰会长讲话

开幕式上,周文彰会长对刘迅甫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当代书展不少,但内容上却普遍陈旧、雷同,大都是抄写古人诗词文章,而刘迅甫诗意书法展却让人耳目一新,他在诗书融合上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对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诗人和书法家们的努力提供了方向上的引领和经验上的启迪。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倪进祥在活动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诗人、书法家倪进祥说,刘迅甫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地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诗意书法,为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树立了榜样。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沈丘县文联主席孙继伟致辞

刘迅甫先生家乡文联主席孙继伟说,刘迅甫先生的艺术是有根的,他热爱家乡,为家乡的文化事业曾经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中,有浓浓的乡情。

开幕式后, 20余位国内业界专家学者举行了刘迅甫诗意书法专题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出席,著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孟云飞先生担纲主持。与会学者认为,文墨并重,诗书合璧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大都精擅诗文,诗书并美。当今之世,学书者众,能诗者也不在少数,然诗书同修并能有成者却如晨星寥落,凤毛麟角。刘迅甫诗意书法的出现,具有特别的意义。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研讨会现场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在研讨会现场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孟云飞教授在主持研讨会

孟云飞说,一个时期以来,书法艺术领域一度处于迷茫无序状态,原因种种,莫衷一是,究其根源,关键乃在书而无文。刘迅甫诗意书法,是对传统美学精神和艺术原则的一种坚守,一份传承,是中书协提倡的“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十六字方针的生动实践,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鲜明的导向作用。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刘守安教授在研讨会现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安先生认为,刘迅甫诗意书法在哲学和美学层面上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我手写我心,写出了个性和风格。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王鹏江教授在研讨会现场

中国数字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王鹏江说,刘迅甫的诗书创作,做到了用传统笔墨书写当代生活,不仅体现了时代性,也很好地体现了书法即生活,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对山河、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陈池瑜教授在研讨会现场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瑜认为,刘迅甫诗词功底深厚、热心公益活动,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在继承传统文化,表现时代生活,反映社会政治,弘扬主旋律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文化学者戴平在研讨会现场

艺术评论家戴平说,刘迅甫以诗意为宗,统领笔墨技法,根据所书诗文的不同,而有精微的变化,与诗文气韵耦合,笔墨线条上抑扬顿挫的节奏,起承转合的章法等和诗文的内在韵律力求同步一致的诗意书法,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是千年文脉的延续和激扬。而支撑他数十年潜心求索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意识,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基础动力体现。刘迅甫诗意书法实践表明,书法艺术价值的核心乃在于蕴含其中的精神追求、思想感情和文化含量,这是构成艺术格调品位的关键。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李金星将军在研讨会现场

李金星将军指出,刘迅甫诗意书法紧紧扎根在传统的沃土之中,吸收了传统艺术的精华,是有根脉的,而艺文兼修、诗书合璧的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则是对时代方向的引领。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会长刘玉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学森,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保管与修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后合作导师薛帅杰,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曹新元,《农民日报》编委、高级记者范学忠,中国铁路文联主席李强,山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刘文哲,著名诗人李葆国,著名书法家柳清芬,著名书法家徐启华等也分别从书法艺术的本质属性、历史演进、当代表现以及艺术家修养、艺术继承与创新、艺术传播与影响等不同层面,对刘迅甫诗意书法予以研讨和肯定。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沈丘县政协原主席郑西民在研讨会现场

来自刘迅甫先生的家乡领导郑西民说,刘迅甫几十年如一日醉心艺术,不仅博学多才,诗书画印皆能,而且心怀大爱,心系家乡,乡情和远方始终贯穿着他的诗意人生。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俞汶

本次活动策展人李俞汶介绍说,当代著名艺术家刘迅甫先生,数十年来,坚持诗书画融合发展。诗词创作成就斐然,风格昂扬超迈,意境高远,古韵新声,光昌亮丽。代表作品有《刘迅甫绝句三百首》《农民工之歌》《屋檐雨》《三月雪》《八咏堂吟草》等。其《刘迅甫绝句精选》曾荣获“中国第五届大众文学百花奖”、《总书记亲民诗话》荣获“第五届华夏诗词奖”。《农民工之歌》被誉为“时代的图腾,民族的歌谣”,三次唱响人民大会堂;并被译为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向世界传播。

在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上,刘迅甫转益多师,广采博集,尤对王铎法帖,用功多年,悉心体悟,存其精神,遗其体貌,终于自成面目,别开生面,形成刘迅甫诗意书法。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就是他近年来探索的成果。这次展览目的在于倡导文墨并重、艺文兼修的书风,激励书家重视内在修养,传承千年文脉,共同推进书法艺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焦作市瑞宝丰生化农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大干

“书法是咱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前些年,丑书横行,老百姓看不懂,也不喜欢,这次刘老师的作品展,诗也好,书法也好,看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希望中书协多办这样的展览。”来自河南焦作的企业家代表毕大干说。

“北京的艺术展览很多,我也参观过不少,许多展览都是观者寥寥,像今天这样的人气可不常见。”一位北京的艺术爱好者对同伴由衷地感叹。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刘迅甫致答谢词

刘迅甫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书法家,还秉持孝道,胸怀大爱,热心公益,连续43年为农民义务书写春联,曾被评为“中原十大孝子”、“北京榜样人物”,有“中原贤孝士·百姓艺术家”的美誉。

刘迅甫诗意书法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主办,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承办,刘迅甫诗意书法展开幕式全程由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冯云飞主持。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刘迅甫诗意书法展将持续到10月12日。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责任编辑:土火)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承千秋文脉 续时代风流 ——刘迅甫诗意书法亮相京华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