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起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对你我有啥影响?权威解读来了!

  来源:新华社吴雨2022-02-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微信支付、支付宝分别发布公告,对优化条码支付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新设的“个人经营收款码”引起普遍关注。个人收款码还能用吗?哪些人可以使

 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微信支付、支付宝分别发布公告,对优化条码支付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新设的“个人经营收款码”引起普遍关注。

  个人收款码还能用吗?哪些人可以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成本会增加吗?记者22日独家采访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有关负责人,对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个人收款码继续能用

  在早点摊点份煎饼果子,对着摊主塑封的二维码扫码付款;在菜市场买菜,扫一下“码牌”进行支付;在夜市淘到心仪物件,通过商贩打印好的二维码扫码支付……

  3月1日起,对消费者而言,这些熟悉的支付体验没什么改变,二维码收款依然能够满足支付需求。不同的是,在支付机构的后台,部分商户会从此前的个人收款码转为个人经营收款码或商户收款码。

  去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收款条码支付提出一系列管理要求,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相关要求,“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用户通过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

  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支付协会提出了行业自律建议,专设“个人经营收款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将于3月1日起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邀约服务。

  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有何好处?支付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可接受信用卡付款,还可以获得账务管理、交易对账、特定营销等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还能更好地实现交易风险防控,更有效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支付宝公告称,升级后,用户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还将会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赔”保障额度等权益。微信支付则表示,可提供经营账本、经营分析等服务。

哪些用户可以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

  随着3月临近,不少摊主、商贩格外关心自己是否需要转码。支付协会公告明确表示,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新设的个人经营收款码。

  也就是说,用户是否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自己说了算。支付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和引导“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但绝非强制性的“一刀切”,绝大部分用户不受影响,特别是零星销售自己生产的季节性农副产品或自身手工小商品的乡镇居民、城市地摊流动商贩等用户基本不受影响。

  微信支付的公告表示,3月1日之后,结合用户收款情况,将陆续通过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发出邀请,在用户自愿情况下提供个人经营收款码。支付宝也表示,将结合用户的收款特征,对用户发出个人收款码升级邀请。

  如果不想申请个人经营收款码,现有个人收款码也不是不能用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表示,3月1日之后,不管是否升级,个人收款码都可以继续使用。

  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会增加成本吗?

  在去年10月的通知发布后,人民银行有关人士就明确提出,要制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确保服务成本不升、服务质量不降。

  此次支付协会公告提出,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对此,支付宝表示,升级过程完全免费;微信支付提出,用户可免费领取物料码牌。

  支付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充分考虑流动摊贩等客户的实际情况,对申请个人经营收款码的小微商户、个人经营者,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则,参考个人收款码标准收费,减少商家财务成本。

  有人担心,申请个人经营收款码手续烦琐。支付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支付机构将按照最少、必要原则精简提交的材料,并主要通过在线方式提交。有的个人商户仅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店铺头像或摊位照片即可。

  管好收款码 守住老百姓“钱袋子”

  当前,个人收款码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出台相关要求,正是为了加强行业管理,堵住漏洞,斩断非法链条,更好地保障个体商户资金安全。

  央行此前提出,对于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款条码,明确应当参照执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有关交易限额、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等规定。

  有人担心,一些合理的远程收款需求会受到影响,比如老师在家长群使用个人收款码代收费等。支付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对有正当合理需求的用户实行白名单管理,支持远程收款功能。

  近期,有用户反映,有人打着“个人收款码升级”“更换码牌”等旗号,进行诈骗。支付协会公告提醒会员单位畅通渠道,加强和用户的沟通解释,避免不法分子借机诈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提醒用户,若有相关人士上门推广,请谨防诈骗。

编辑:月儿


3月起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对你我有啥影响?权威解读来了!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