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31座2000年前的汉墓

  来源:新华网哈丽娜2021-11-0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4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出31座汉代墓葬,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陶器、钱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4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出31座汉代墓葬,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陶器、钱币可推断出,墓葬横跨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约200年时间。

内蒙古发现31座2000年前的汉墓

   发掘的汉墓位于和林格尔县小红城古城西北约1公里的一处台地上。墓葬以西约2公里的明代大红城古城附近曾发现众多散布的汉代遗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初步推断明代大红城古城下可能叠压了一座汉城。

   此次发掘墓葬分布密集且形制多样,有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砖壁墓、砖室墓等,均为中小型单室墓。出土随葬器物种类包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木器、贝壳等,共200余件。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墓葬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墓葬形制多为土坑竖穴墓、土洞墓,出土的陶壶假圈足较短、多有模印辅首衔环,出土钱币全部为西汉“五铢”;第二个阶段为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主要为砖壁墓,出土陶壶假圈足增长、辅首变小、鼻钮相对突出,出土钱币也全部为西汉五铢,三官五铢占大多数,这一阶段墓葬数量最多,是土洞墓向砖室墓的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王莽至东汉早期,这一阶段墓葬数量少、墓葬规模缩小,随葬品种类少而简单,出土钱币“大泉五十”,说明这一时期战乱导致民不聊生。

内蒙古发现31座2000年前的汉墓

   另外,在其中一个墓葬中出土了一对仰身直肢下葬的夫妇,遗骸保存较差。在女主人遗骸的腰部,摆放着一面四乳四螭纹的小铜镜。墓室的前方,摆放着几个保存完好的灰色陶器,有的陶罐里装着种子,说明“事死如事生”的汉代人,将耕种和生活的希望带到墓穴。

内蒙古发现31座2000年前的汉墓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教师李鹏珍介绍,陶器组合与漆器的普遍使用,是小红城汉代墓葬最大的特色。虽然多数漆器的木胎腐朽严重不能提出,但在发掘过程中仍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图像资料,而墓葬中出土陶器数量可观、种类多样、保存较好,充分反映了当时该地区墓葬陶器的随葬情况。

(编辑:映雪)


内蒙古发现31座2000年前的汉墓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