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院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疫情时期的心理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张曼玉2021-11-0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约有9.7亿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据估计,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新增5320万抑郁障碍患者和7620万焦虑障碍患者。”日前,在中国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约有9.7亿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据估计,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新增5320万抑郁障碍患者和7620万焦虑障碍患者。”日前,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横山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介绍了疫情下的人类精神心理疾病情况。

  在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中,陆林院士认为,儿童青少年非常值得关注。有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发生率约为25%,失眠发生率约为23%,均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

陆林院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疫情时期的心理支撑

  上述情况似乎可以从一些现象中找到原因。疫情发生后,很多医院儿科的患者明显减少,大部分孩子都待在家里不出门,感冒发烧的很少,但是精神心理科的患者却大量增加。陆林院士表示,“这些孩子长期隔离、不与人交往,容易处于抑郁状态,导致失眠、焦虑。”

  陆林院士认为,健康的青少年,应该对学习感兴趣,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能力,愿意与别人交流。“孩子如果每天能够正常吃饭、睡觉、上学、交流,就不用过于担心,反之则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要找专业的医生咨询,了解问题是否严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

  他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情况,“有的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甚至孩子不愿意上学,在家已待了半年,也觉得没有问题,这是不对的。出现问题要及时找专业人员沟通、做评估。但同时也不要过度强调,不要因为孩子一时发脾气就认为他有精神心理问题,适度的情绪波动是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正常状态。”

  在陆林院士看来,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网络游戏的发展有关。“还有很多儿童青少年沉迷于玩游戏、刷视频,可能产生厌学、叛逆心理,甚至辍学,这对他们人生的影响非常大。”陆林建议,应帮助儿童青少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心理支撑,以此来纠偏现代科技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让儿童青少年在享受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不要被带偏了”。

陆林院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疫情时期的心理支撑

  不只是儿童青少年,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们在生活中都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健康,事业、人生也无从谈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的健康把好关。”陆林院士说。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多数疾病的产生都与人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陆林院士说,“你能活到70岁还是100岁,20%是父母遗传的,一部分是医生给你的帮助,影响最大的是你是否长期熬夜、喝很多酒、抽很多烟、压力大、整天焦虑以及有没有体育锻炼等心理或生活因素。”

  去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将会持续数十年。

  陆林院士表示,“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多国家仍然是高发期,对我们的精神心理、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截至2021年10月16日,全球累计感染人数2.4亿,死亡人数480万。这个数字对整个世界甚至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积极调整,来应对疫情。”

陆林院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疫情时期的心理支撑

  陆林院士建议大家都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医生,“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包容心、同情心、同理心,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跟患者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同时丰富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生活、工作更有意义。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目标,要为家庭、为事业、为行业、为国家而努力奋斗,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走极端,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一个平衡状态,避免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

(编辑:月儿)


陆林院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疫情时期的心理支撑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