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你余生中连一天都不再需要‘工作’”。这是有关职业认同的最完美表述,也是一种理顺了的人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学教授 杨 眉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形成各种身份认同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需要发展的一个最重要身份就是对某种专业(职业)身份的认同,术语称之为职业认同。
专业认同与职业认同是一个连续谱,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了他喜欢的专业,那么他离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不远了。所以,大学生需要在了解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基础上确认自己“将往何处去”,在一个特定的专业(职业)身份上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整合起来。
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能结合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主观如性格特点、兴趣、能力;客观如个人与家庭条件等——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据此制订生活学习计划和相关的学业、职业承诺与学业职业规划。因此,职业认同反映了一种稳定的兴趣、目标和承诺。虽然一个人从事他所喜欢的专业,也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但是比起做不喜欢的工作,所耗的能量就会少许多。
具有职业认同的人会拥有心流涌动的人生,也就是那种天人合一的高度和谐与幸福状态。此外,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会有强大的动机与动力,心无旁骛并受到他所创造的小成功的激励,这就是正强化。接下来他会千方百计地做到精益求精,到那时(通常只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他会同时收获物质与精神上的累累硕果。换言之,相应的名望、收益会成为乐业者的必然副产品。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世界发展太快,那种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因此,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去确立什么职业认同了。
可是,没有兴趣与目标又怎么可能享受学业?更何况,确立职业认同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那就是在喜欢的事情上做过切实努力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转型资本”,会在实力上具备成为斜杠青年的必要资源。因此,他们应对AI时代环境变化的能力会更强大。
职业认同对人生的影响如此重大,然而事实上,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在刚步入大学时就具备职业认同,大部分人是在大学甚至毕业后几年才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所以才会有“渴望实现财务自由,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人则是终生都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由此导致“老大徒伤悲”的人生。
目前的一种教育现实是:本来应该用于探索并确立“认同”的初、高中阶段,学生被高考指挥棒所左右,除了功课什么都顾不上。报考志愿时,大多也都是由父母根据所谓“前途”与“钱途”为孩子确定专业方向。
结果,每年的大学兴奋期之后的11月,心理咨询室接待最多的就是有关专业(职业)认同的个案。来咨询的大一新生很迷茫,他们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可又不知道将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立身处世。来做这类咨询的同学所占比例往往超过咨询人数的1/3。这些学生因为缺乏职业认同而痛苦、迷惘和挣扎,不仅学习动力不足,严重的还会厌学或者陷入网瘾、“躺平”,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自然增加。
那么,大学生究竟该如何确立自己的专业乃至于职业认同呢?
概括起来说,这需要经过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历程。自我探索包括对自身需要、兴趣、能力、天赋以及性格特点的认识与了解,而职业探索则指利用各种机会了解自己所适合、匹配的职业方向。
从自我探索的角度看,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有耐心。因为,虽说大学期间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确立职业认同,但也要知道,对大多数人而言,在今天这个各种新兴专业与职业层出不穷的时代,职业认同已经演化为一个动态过程。与过去“子承父业”的时代风气相比,今天的职业认同有可能会随着人的年龄、经历、知识与技能掌握以及环境因素而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不必追求一蹴而就。如果实在找不出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至少要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就是坚决不做自己眼下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
我在咨询室见过这类个案,因为痛恨父母为自己所报的专业而“躺平”,结果以肄业方式黯然离校。如果我们把住底线,不在不喜欢的专业上耗费时间、精力和情绪,我们就可以节能成长,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并探索未来的人生。
其次,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听课、与辅导员老师交流、听学校组织的各类专家讲座、参加社团、到图书馆读书以及个人思考等,来了解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天赋、性格特点。如果个人探索的效率太低,那么最科学有效的方式就是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与老师共同探讨。
再者,是做一些专业和职业探索,如到其他系去旁听课程,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以及与学校的生涯规划老师进行探讨。尽最大可能去发现自己的长处所在——就是那种你感觉是“为它而生”的事情。然后就可以在大二时转专业,从而理顺自己的人生,实现节能成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转专业的条件。在做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负责地对待大一时期的功课。高校大多都有帮助学生确立职业认同的政策,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只要你大一时的成绩达到了学校设定的转系标准,大二时,就可以转去你所希望的专业。
如果大一时没能发现自己的所长,或者由于外在条件限制我们无法换专业,那我们还可以利用辅修第二学位、考研、实习或找工作这些机会去实现自己的职业认同,或者,也可以在将来有一定经济能力后,再作选择。
有句英文:“If you love your job,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我试译为:“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你余生中连一天都不再需要‘工作’”。
这是有关职业认同的最完美表述。也是一种理顺了的人生,因为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以节能成长的方式做成最好的自己,可以让我们拥有最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也让社会多一个乐业敬业的公民。
可是,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去做时,又该怎么办?比如我们想做油画家,但却是色盲。
如果我们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就要去学习“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要知道,“做自己喜欢的”或者“喜欢自己所做的”都是理顺了的人生,最怕就是两不靠,那样的人生甚至可能成为终身的痛苦。更何况,接受现实并努力去喜欢自己所做的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个极为重要的副产品:让我们具备认真负责、敬业自律这类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基本人格特质,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转型资本”,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人工智能时代,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主动。
视觉中国供图
在北京大学暑期班的心理学课堂上,杨眉老师介绍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的“职业认同”,同学们表现得兴趣浓厚、积极讨论与思考,课下则有同学回顾并总结了自己确立专业(职业)认同的过程。现选发几篇,或许他们的亲历和探索对你有所启发。
我和播音主持谈了一场恋爱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0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解佳卉
从小,身边的老师和朋友时常夸赞我的音色,我也一直喜欢模仿电视中的各种角色形象,对播音、主持、朗诵、配音特别有兴趣。中考后的暑假,我萌生了参加艺考的想法。想来这大概就是我职业认同探索的开始吧。
我来到家乡非常有名的一家艺考机构咨询,但老师说:依据测试,她认为我的综合条件并不适合艺考。建议我在高中阶段潜心学习文化课,争取考上传媒大学,然后辅修播音主持专业……老师的建议让我感到特别失落。那段时间对自己有很多否定和怀疑,我想那可能就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认同危机”吧!
我暂时放弃了在机构学习专业课的想法,并查找取得优秀成绩的艺考生的经验分享,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向他们靠近。现在的我意识到:那段时间的我产生了认同心理。实际上,任何人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如乔布斯所言:你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
高二上学期,学校的“朗诵与主持”兴趣班让我再次感受到自己对播音主持的强烈兴趣。我发觉自己不仅被声音艺术的魅力吸引,还渴望通过媒体去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与温情。我们一起练声、播读新闻并沉醉其中,这一次,我成功地进入机构学习播音主持。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有相似理想的同学,这让我前所未有地体会到归属感及“心流”时刻。我形容这段时光为“与播音主持谈了一场恋爱”。
但在三个月后,父母明确对我说,不再支持我参加艺考的想法。而这时的我也正在经历着“认同混乱”:我逐渐对艺考标准和行业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这个职业或许真的不适合我。我挣扎于理解和反抗之中,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放弃艺考。
作出这个决定是痛苦的,内心非常不愿放弃自己的热爱。在高三阶段,紧张、焦虑和自我怀疑也对当时心理复原力较差、和父母缺乏沟通的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我没有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和其他梦校的传媒专业。
在经历了高中阶段的挣扎后,拥有一定自我教育能力的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潜能。对于无法达到的目标,我尝试着不强求自己,而是选择用更加实际的方式去实现。在填报志愿时,我和父母、老师积极沟通,报考了我们一致认为前途相对不错的中外合办类学校,和一个我有兴趣接触的专业。
在大学中,我参加了广播社和话剧社,也开始了解并接纳自己的现状与特点,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我也期望着,通过在大学锻炼英语口语、学习经济学专业知识后,有机会在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参与英文经济类的新闻节目制作,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幸运的是,大一期间我又发觉了自己对心理学有兴趣。我也在探索着是否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硕士阶段去接触和心理学经济学都相关的“行为经济学”,将专业和兴趣融合在一起。
虽然每个人确立目标,确立职业认同所花费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我认为,处在青春期末期的青年还有时间去试错、承担机会成本、减少沉没成本、建立职业认同。正如日本作家小野所说:“你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你真的想这样过一生吗?”
还没真正了解金融学,岂能轻言放弃
香港大学2020级工商管理专业 杨昕怡
“你也是学金融的?”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学校中,十个学生里得有七个是学金融的。金融历来是热门专业,“前途”和“钱途”并重。我也挤在这熙熙攘攘的热潮中,羡慕地望着街对面市中心金碧辉煌的金融大厦里走出的白领们。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类的通性。我的学习生涯一直比较顺利,对于学习能力,我一直都有一点“优越感”,并一直为了维护这份优越而努力。但这一切都随着大一第一学期成绩单中,金融专业必修课成绩“F”的出现而荡然无存。
我真的适合学金融吗?面对厚厚的教科书,我手足无措。微信朋友圈中,同学们陆续晒出各种实习offer,这些来自同辈的压力让我开始质疑自己,连基础课都学不好,还能不能在这个行业存活下来?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茫然……现在我认识到,这就是自我发展的“认同危机”。
弗兰克意义治疗的理论假设中提及,生活在任何情境下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最悲惨的情境亦然。人有寻找意义的需要,在人格发展的阶段中,我们会无意识地去探索生命的意义,从而稳固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安全感。“认同危机”也不完全是坏事,它导致的意义缺失反而促使我去探索新的生活意义和发掘自我潜能。
与朋友分析学习金融的利与弊后,我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领域中:阅读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了解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选修哲学课,领略古希腊英雄伦理……这些学习体验使我以新的方式认知这个世界,也让我领会到求知本身的重要意义。
当我的内心逐渐恢复平静,逐渐抛却杂念,缓和内卷带来的焦虑感后,对知识的渴望促使我翻开了金融学课本,开始重新认识这门学科。第二学期开学的前一天,收到的“错误计算期末成绩”的邮件更让我意识到,因为一些挫折而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是多么荒谬。
我从原先的混沌感中苏醒过来,领会美国哲学家帕尔斯总结的活在当下的宝贵的人生经验——用自我觉察与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将能量和注意力投入到此时此刻这唯一现实中。先前我试图逃避学习中的挫折感,未能对自己进行内部归因。还未真正去了解金融学,便试图轻言放弃,在“建立认同”的过程中当了“逃兵”。我应该勇敢地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上,踩过荆棘,收获鲜花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级英语专业 淦 丹
“拼命考各种的证书,努力刷绩点、做实习,经常好累却又不敢停下来。”这是我常常从身边朋友处听到的无奈感慨。
我想自己是幸运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把它当成终生的事业。在杨眉老师的课堂上,通过职业认同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这一点。
职业认同指的是一个人自定义的职业目标、兴趣、价值观以及角色,即自身的职业生涯是否和热爱、擅长与适合之事相匹配。换言之,个体如何用想要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当下的职业发展现状来回答“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和“我将要往哪里去”这三个问题。
站在原地回望,我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了热爱的学科:英语和犯罪学。当接触这两类学科时,会产生由衷的欣喜,对任何相关的新知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带来的获得感能够长时间持续。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本我是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
我从小学起就有很多自主想法,确定自己要读文科,初中就很清楚大学要申请的专业,从没因为被质疑和阻拦而停下脚步。
因此,当比我小一岁的表弟在报考大学时问我:“姐姐,我没有喜欢的东西该怎么办?”我回复他,你把专业从第一项看到最后一项,然后再来和我说。果不其然,第二天表弟表示还是有很多感兴趣的学科。我想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当下不明晰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一辈子都不需要某种特殊的热爱,但又活得十分自洽,那也是舒适的生活方式。可如果明明对当下状态感到焦虑失望,却不去探索和反思,甚至把自己的人生责任全部推给他人,那么最终的代价也要自己承受。
于我而言,我本科读的英语,同时准备跨专业申请犯罪学研究生。其实作出这个决定,是基于先关照自身的心理现实,在摸索中一步步探路。获取职业认同不是一个结果,而是漫长的过程。以犯罪学为例,国内在这方面的科普和发展还很有限,将其看作机遇还是风险,是否进入体制内,是否选择跨学科视角……这些都是个人发挥与大环境改变的问题,答案不一,也无高低对错之分。
除了坚守,“认同”也需要被发现和创造,走在人生的岔路口,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迈出第一步的尝试比什么都值得骄傲。
欧文·亚隆在其著作《成为我自己》中写道,“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来日之途不可知,与其纠结尚未发生的事,不如垒筑当下,再待今后。愿我们都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踩过荆棘,收获鲜花,不言悔,不曾退。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