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份,也就是我66岁的时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创作的《心田留与子孙耕》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继而不断接到许多读者的来信,表达对这本书价值的肯定。
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以“弘扬家庭文化 传承民族血脉”为主题的《心田留与子孙耕》作品研讨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心田留与子孙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精粹,是一部砥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优秀教育读物。6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会等部门组织的“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心田留与子孙耕》被评为中国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金奖!
2017年末,家乡齐齐哈尔市在第三届文艺奖评中,授予我“文艺突出贡献奖”。
2018年4月,齐齐哈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通过文件形式,把《心田留与子孙耕》作为关心青少年成长励志读本,向全市七区九县推荐,希望这部书能走进千家万户……
晚年出了一本书,纯粹是无意插柳柳成荫。我2009年退休后,淡出主流社会,从“旁观者”角度再回首人生,有许多新的顿悟。感到人生往往活明白的时候,恰恰又什么都晚了。我想,我应该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告诉我的孙子,但是,当时他才两岁,还无法跟他说。2009年春节刚过,我因为有感于一位同事40多岁就得了脑血栓,说话困难,我就想我都60岁了,假如哪天也说不出话,岂不没机会跟孙子说了。因此,我决定把想跟孙子说的话写下来——于是,我连续伏案18天,倾注全部心血和爱,引经据典,现身说法,写了将近20万字的“家训”。
这就是我写家训《心田留与子孙耕》最初始的原因。
有人问我,怎么能在短短时间里写成这部书的?而且为什么会写成现在这样?我自己也认真想了想,有几点感悟,愿意汇报在这里,与朋友分享。
首先,没有对生活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是写不出来的。而对生活的感悟又是以丰富的生活阅历为前提的。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有对生活的感悟力。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即文章之势,不在于驾驭文字的功夫,而在于为文者的见地、胸怀和气度。
必须心中有大气度、大格局,有境界,有见地,否则,“文字”便是无源之水。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写作的基础,是人格、内美的修炼。写作功底,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我到60岁,当过农民、教过书,当过文化干部、业企高管、银行行长,38岁上的大学,为生活辗转搬过20多次家,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退休后回首往事,有太多遗憾,太多感慨,甚至对一些过去的观点有颠覆性认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思想的深邃决定着作品的深度。而这些正是我创作这本书思想上的奠基。
其次,创作要有激情。而激情源于爱。如果不爱生活,不爱家乡,你就不会有表现她的激情,不会产生创作冲动。爱,是作家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我当初写“家训”的时候,就是源于对孙子的爱,好像孙子就站在自己旁边,而自己不抓紧说就会没机会了,于是,思接古今,放怀天地,倾心注爱,秉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了这二十万字的“遗嘱”。
我们有些文学爱好者苦于不知道写什么,这除了技巧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因为缺乏爱,而缺少关注,缺少发现。
其三,“平实自然为好”,是我对写作技巧的理解。我写的这篇“家训”,在有些人看来,不过就是一番家常话罢了。我爱好写作多年,慢慢感悟,认识到为文要平实质朴、通俗易懂、观点鲜明,反对卖弄文笔、故作高深。文章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文字是否优美,更应强调通过文字让读者感受得到那“力透纸背”的浓烈情感和畅达的思绪,能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古人云“文章极处无奇巧”,“ 书出于无意乃佳”,放下“刻意为文”的架子,如平时说话一般娓娓道来,“天然去雕饰”,这应该是一种写作的技巧。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讲过“文约为美”,“文以辨洁为能 ”,这正是我努力要达到的境界。所以,行文中我力求文思若平原牧马,散而有束;笔势效高山泻瀑,畅而能达;语言求真水无香,俗而见真。
其四,创作是艰苦的,更是严肃的。我们既然写出来是给别人看的,就一定要尊重读者,把更好的东西拿给别人看。有些作者产生创作冲动,写出一稿就“敝帚自珍”急于发表、出书,往往事后又因为有许多瑕疵而倍感遗憾。我的“家训”先后自己印了三次,3000册,先在一些亲友中流传,广泛征求意见。我最先送给一个在某实验中学读书的孩子一本,竟然在全班争相传抄。有一位离异后的农村妇女,说如果她能早看到这本书,或许不会离婚,竟找到前夫要了一万元钱,让她的老师转给我,希望多印一些惠及更多的人。家乡邮电局退休的老书记王惠英同志,已近耄耋之年,看了这本书,竟然针对书中三十六篇文章,对应着写了三十六首诗,还打印出来订成小册子送给我,表示对“家训”的肯定和褒扬。某医院的骨科专家看到这本书,竟给全科同志每人送一本,期望有助提升他们的品格,并且让每个同志都写了读后感……
因为读者的信任,我反而压力很大,从2009年到2014年又用六年时间,字斟句酌,精心润色,不断地完善修改,才成了正式出版时的样子。尽管永远也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尽力了,心里也就踏实许多。
总之,有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才有得可写;有了创作激情才肯去写;有了一定写作技巧才会写;有了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才能写出精品。写作是对所学知识的最好整合,是对思维、语言、观察力、思考力、联想力、创造力的综合训练,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而且,写作会“逼迫”一个人随时进入思考状态,能使人思维精确。通过写作,可以提炼生活,透视生活本质,使自己对人生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
我自信,我给孙孙留下的“家训”,每个字都浸入我的真情,每个观点都是我对人生最真切的感悟,句句是我血管里汩汩流出的血……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赵刚教授给我的书写了序,他说《心田留与子孙耕》“是一部极具教育价值的当代家训,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愧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现任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同志评价《心田留与子孙耕》“是一个人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充满钙质和维生素的一种能养人的书,能育人的书,是一部人生教科书!”
井冈山党史专家毛秉华前辈说:“《心田留与子孙耕》是关心下一代教学的珍品。”
2015年3月12日,老一辈摄影家、前新华社资深记者杨宝坤先生在写给我的信里说:“望教育、出版界能重视起房先生这部书,愿房先生的书早日走进千家万户,则我们的家庭、国家、甚至世界,和谐万事兴的美梦一定能实现。”
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执行主席林膑同志认为“《心田留与子孙耕》无疑是一部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细节、可以涵育人心的优秀作品!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注重家风建设,传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抓手。”
专家们给我的书以很高的期待,让我激动,也让我汗颜。
我衷心感谢读者朋友、专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你们我不会走这么远。
我也感谢家乡养育了我,感谢在我成长中给予我关怀和指导的许多恩师和领导,没有你们的养育,我也写不出来这样的书。
如果,我能为后来人留下一片可供他们勤奋耕耘的“心田”,不日能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智慧之果,则是我莫大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