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节目“秀”出了什么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1-04-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选秀节目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以《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元老级”选秀节目影响深远,使得选秀成为中国文娱领域“出人”的重要渠道

选秀年年有,最近特别多。从品牌节目《创造营》《青春有你》到刚刚开播的《我是女演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批批新面孔由此出道。不少演艺行业从业者甚至业界前辈也投身选秀,于是有了《歌手》《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乘风破浪的姐姐》等节目,这些节目各有特色,但从本质上说,仍都属于选秀。

选秀节目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以《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元老级”选秀节目影响深远,使得选秀成为中国文娱领域“出人”的重要渠道,实体唱片行业式微后,选秀的作用更加凸显。李宇春、华晨宇、毛不易等知名歌手都是选秀出道,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界不可忽视的存在。金靖、丁程鑫等青年演员也通过演技竞赛类选秀节目而被更多观众所熟知。他们用实力和作品证明了自身水准,获得了行业、市场的认可。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文娱产业的成熟,选秀节目越来越多、越做越大,从开播到落幕,话题不断,选秀的目标逐渐从选个人发展到组团队,近年来各种男团、女团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就是拜选秀所赐。然而,选秀艺人批量生产并没有带来优秀歌手、演员以及作品的增加。多到让人记不住名字、记不住面孔的男团、女团成员时不时因奇谈怪论、负面行为等原因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于是忙着公关、忙着道歉,他们总有许多事情要忙,就是没有时间忙业务、忙作品。不少团体出道即下岗,作品数量恐怕比道歉次数还要少。还有的男团、女团空有团队之名,成员艺人仍是“单打独斗”接代言、上节目,早知如此,又大费周章地成团做什么呢?名字前面加一个团体标签,是显得更有排面,还是出去赚钱更容易些?

从艺术的角度,选秀选出来的团体没有叫得响的作品,部分成员甚至没什么“艺”可言,难免让人疑惑这些选秀节目“秀”的究竟是什么。然而,倘若从资本的角度观照,那就没什么好疑惑了。资本的过度入侵已经很大程度改变了选秀节目的面貌,令其初衷、目标从选艺人变为选流量、选“爱豆”,对于后者来说,话题度、变现能力比业务素质更加重要。从概率上讲,选一批自然比选一个更容易赚到钱,毕竟张三不灵,李四还可以上,打着梦想的旗号,“组团忽悠”搞一拨粉丝经济,割一拨韭菜,“爱豆”、资本都赚得盆满钵满,谁还管业务素质、作品呢?一个团的吸金潜力榨干了也没关系,可以继续选秀,组建新的团。有的选秀节目索性非常“耿直”地将选出来的团称为“限定团”,即到了某一时间点便就地解散——的确,能赚的钱都赚完了,业务素质又不行,不解散还能留着做什么,留着贩卖梦想吗?笔者觉得,那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付出的普通人,他们的梦想更加可贵,也更加值得尊敬。

笔者对流量“爱豆”并不抱有成见,如易烊千玺、刘昊然等因业务能力强、作品好而被观众喜爱、成为流量“爱豆”,无疑是好事,这样的流量“爱豆”不妨再多些,说明演艺界人才辈出。可是,通过选秀赶鸭子上架,强行炮制流量“爱豆”,赚一拨就溜,就不值得肯定了。带着资本背景强势入场的流量“爱豆”折腾一番,没沉淀下作品,却留下一地鸡毛,不仅对行业、对观众没有贡献,而且会抢占真正有梦想、有能力的青年演艺人才的机会和市场,乃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影响行业环境、风气,从而对演艺行业造成长期伤害。

因此,还是要奉劝资本一句:逐利应该有底线,更应该有长线的眼光,搅乱秩序、杀鸡取卵式的生财之道不仅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容易遭人唾弃。对于选秀艺人来说,好好唱歌、好好演戏,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正事,成天靠道歉上热搜,也不是个办法。

(编辑:妍琦)

选秀节目“秀”出了什么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