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难不难? 难,厂家商家层层算计,产品售后各种复杂。不敢下手,对吧。不过不怕,今天简单总结8个最常见的大坑,避过就好。
第1个坑,只看配置,不看品牌
汽车品牌不只是肤浅的档次和身份符号,也代表造车的历史、经验、水准和积累。一台车上万个零件,几千步工艺流程,生产线投资动辄数百亿,车型的研发起码要5年,上千人合作,更不说完全得靠经验的动力悬挂调校。所以和组装电脑,攒手机完全不是一回事。品牌真的很重要。你仔仔细细对比种种配置,从三大件比到音响、天窗、车胎,看似精打细算,其实丢了最重要。相信我,虽然很多品牌很努力进步很快,但一台2.0T的BYD和一台2.0T的BMW真不是一回事。
第2个坑,只看炒作和花哨装备,不看基本盘
新势力们带来新气象,同时也给原本踏实低调的汽车产业掀起了浮夸风。各种宣传热炒网红套路满天飞,噱头配置和神马装备让人眼花缭乱。但你别冲动,更别被带沟里,车的核心还是行驶表现好不好,驾驶和乘坐体验好不好。本质还是一台载具,而不是电脑、手机、游戏机。你开着车,除了驾驶,再看看导航,听听歌,其实也没空干别的。
第3个坑,只看尺寸,不看性能
也不怪买车人,车界常用的汽车分级习惯,所谓A级B级C级,参照的也是尺寸;也正因此,合资品牌轴距拼命加长,国产品牌则一款比一款大;空间重不重要,肯定重要,特别是对于七座SUV和MPV这种车型,但它真不能和车的价值与好坏划等号!
好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甚至车内配置都比多用一些钢板,车长几毫米值钱得多。特别是那些尺寸特别大方,价格还特别便宜的车,可能配置缩水,更可能品质缩水。一定要长点心眼!
第4个坑,只看数据,不看体验
这个坑别说新手,连车迷和老司机也容易跌进去,连汽车论坛的对撕,掐架,往往也是数据满天飞。但是数据就是数据,汽车有很多重要的性能和特质根本没法量化,比如操控性、NVH综合表现、车好不好开,耐不耐用等等;此外,很多数据采集,都不是日常真实工况,比如官方等速油耗、NEDC续航里程、碰撞星级等等,看看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第5坑,只看车型,不看版本
很多键盘车神都说买入门低配丐版最划算。他自己不买,也没摸过。且不说250匹马力比190匹开起来爽多少,就是那些不起眼的配置,比如座椅、音响、大灯、轮胎尺寸都会让你感受截然不同。我不鼓励都买顶配,量力而行,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去做取舍去选版本。另外,总有不少人预算不够,又非要强上某款车,所以只能买入门版,兄弟,车是给自己用的,不是给别人看的。自己享受比显摆更重要,好吗?
第6坑,只看优点,不看缺点
金牌销售最常见的忽悠套路,就是拿这台车的亮点去洗你脑,比如油耗、加速、隔音、空间等等。但在你冲动刷卡前,起码得知道它的短板和缸点在哪里?你自己买车的诉求是什么,它的亮点对你重不重要?它的短板你能不能忍受,对吧?此外,在中国,一台车往往还要兼顾家人,扮演多面手的角色,所以它的综合表现也很重要。也许一台车每样都不突出,但它恰好能满足你和家人的各种要求,那它就是你要的车。
第7坑,只看新款,不看性价比
新车人人爱。但求新也有代价。第一,新车基本没优惠,性价比肯定不如老车,第二,新车技术不成熟,你很可能成为小白鼠,所以理性务实地面对新款和旧款很重要。特别是厂家为迎合买车人的“求新欲”,推出各种小改款,年底款,别说换汤不换药,很多都连汤都懒得换,就是多加点味精调料和宣传物料,这种新车,真不必去追。
第8坑,只看车价,不看售后
买车只是开始,意味着每年各种用车开支向你招手。很多环节,比如油费、维修、保养花多花少,真是因车而异的。更别说修车的种种折腾,如果你真的眦铢必较,那就别只看车价,它的油耗、故障率、维修价格,包括4S店口碑都要了解。切记,每年国内关于汽车的各种投诉,关于无良商家的比产品质量问题多得多。
(编辑: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