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昭后世,碧血润心田——访《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房国东

2021-02-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一本爷爷写给孙儿的“私房话”,竟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是“一部极具教育价值的当代家训”,这无疑是文坛的一段佳话。这部作品就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传世家训《

丹心昭后世,碧血润心田——访《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房国东


一本爷爷写给孙儿的“私房话”,竟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是“一部极具教育价值

的当代家训”,这无疑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这部作品就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传世家训《心田留与子孙耕》,作者:房国东。


春深四月,江西南昌。在文化部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中国文联《神州》杂志

社、《作家报》社等部门主办的践行中国梦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征评活动颁奖典礼上,《心田留与子孙耕》这部书荣获一等奖。也就是在这里,有幸拜访了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房国东先生。

先生是一个身材魁伟,慈祥敦厚,举止从容的老人。

寒暄之后,我向老人家表示祝贺。通过聊天,了解了老人的大略经历。他年轻时是农民、后来当教师、文化馆副馆长、银行行长,积累有丰富的人生、管理经验。他三十八岁考上大学,对“能力改变命运”有深刻感悟。在饱经沧桑之后,晚年得孙,于是突然激情勃发,倾注了万千希望和无限的爱,仅用十八天时间,完成了这部二十多万字的“家训”。这正是: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我问:您写这部书,仅仅就是出于对孙子的爱吗?

老人侃快地说:“当然不是!”他递给我两个整版的《作家报》,其中一个整版以《顺应时代呼唤 书写家训传奇》为题,报道了房国东先生创作《心田留与子孙耕》的经过。

老人说:“坦率讲,我写这部家训,是有一定起因的。我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十分认可,但是,一度的世风日下,媒体滥象,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迷失,公众道德的滑坡!拯世救俗,与不良社会风气抗争,是人民的期待!我是共产党员,感到应该为民族的未来发一点声音,为捍卫道德高地尽一己之力!于是,从内心有一种要呐喊一声的潜意识。

“加之看到社会上个别年轻人的极端劣行,我深感痛心!千千万万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良好的教养,却又苦于教子无方。谁来解这个难题?尽管我没这个能力,但我有这个冲动!我想了,起码我要先让我的孙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给他留下我的经验和教训,让他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不是比留金钱更有意义嘛!这是我一定要给孙子留下‘私房话’的初始原因。

“当时,刚好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听了感到非常振奋!这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治本之策啊!我给孙子写‘家训’,自然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许多读者认为我的‘家训’是对习主席号召最具体的响应!——我特喜欢这个评价!

“再者,是我退休后,回首人生,有许多新感悟,感到每个人可能都是‘活明白了’,又什么都晚了。辈辈‘悔之晚矣’,周而复始,好像是人类面临的一种‘怪圈’。我觉得‘过来人’这种对人生的感悟,有普遍借鉴意义,有价值,应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有必要写下来,也叫尽一点社会责任吧!——基于上述想法,便有了‘惮精沥血馈后人’的使命感!”

我问:据说写作之初您并没想出书,后来怎么又公开出版了呢?

老人笑了,他说:你不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

老人指点着《作家报》的那个整版:“这上写的,很符合当时实际,您看看就知道了。”

老人说:“尽管我有拯世救俗的愿望,但是我写的毕竟是给自己孙子一个人看的‘私房话’,而且都是真话,是不是适合发表,我拿不准。是我妹妹偶然发现我写给孙子的‘遗嘱’,她说太有普世意义了,鼓励我一定要印出来,给亲友们的孩子看。于是我先后自费印了3000册,满足亲友和全国各地朋友的索要。

“一些读者纷纷给我写信,给我很多鼓励和肯定。龙江邮电局退休的老书记王惠英同志,已近耄耋之年,看了我的书,竟然针对书中三十六篇文章,对应着写了三十六首诗,还打印出来订成小册子送给我,表示肯定和褒扬。一个在某实验中学读书的孩子得到我的这本书,拿到学校,竟然在全班争相传抄。有一位离异后的农村妇女,说如果她能早看到这本书,或许不会离婚,竟找到前夫要了一万元钱,让她的老师转给我,希望多印一些惠及更多的人。包括家乡的各种媒体,也多次采访、报道过我,给我很多鼓励。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许多朋友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如江苏无锡的严琪坤先生,我的每个版本他都认真读过,一次信里给我提出20多条意见,包括哪里错了一个标点都细心指出来,我非常感激。如龙江县作家协会主席陈雪梅,提出修改意见,包括目录排序都提出建议。我先后收到读者感言已逾20多万字。使我深深感到,这已经不是我个人在努力淬炼一本书,而是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寄托着全社会的关爱和期待!我必须打造一部能经受读者和时间检验的精品,才不辜负时代的使命,无愧读者的厚爱。

“于是,我虚心又有主见地汲取大家意见,又用六年时间,殚精沥血,反复精雕细琢。可以说,我的书饱含了诸多读者的心血和智慧,我愿意借助这个机会向他们表达我的敬意和谢忱!”

一个老人能以这样开明严谨的态度著书,怎能不让人心生感佩呢?

我说:“去年5月7日,在北京以‘弘扬家庭文化 传承民族血脉’为主题的《心田留与子孙耕》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心田留与子孙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精粹,是一部砥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优秀教育读物。您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评价的呢?”

老人笑了,他说:“我个人认为,是作者本身的思想境界和文学鉴赏力,决定着自己作品的品位。从思想上,我受到党多年的培养教育,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思想政治系,加之读过很多古先贤的作品,我自信自己在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方面没有问题。从艺术表现力方面,我自己爱好读书和写作五十多年,特别是在文化馆的八年里,曾恶补过文艺戏剧理论,主抓业务,审稿编刊,审定文艺节目等,得到一些锻炼,自信还是有一定文学鉴赏力的。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后,站在‘读者’的角度,无数次做过审视、推敲。我敢说,我的书起码有四点可以肯定:一是真情,爷孙大爱、至深感情力透纸背;二是真话,言由衷发,观点真实,没有套话空话;三是真实,爷爷嘱孙,现身说法,亲切可信;四是真切,条分缕析说理比较透彻。至于文采,行文中我力求文思若平原牧马,散而有束;笔势效高山泻瀑,畅而能达;语言求真水无香,俗而见真。我自信,我给孙孙留下的‘家训’,每个字都浸入我的真情,每个观点都是我对人生最真切的感悟,句句是我血管里汩汩流出的血······”

老人说到这,突然哈哈大笑:“您该不会认为我是王婆卖瓜吧!”

因为我品读过《心田留与子孙耕》这部书,深深为书的平实和精粹打动。老人的自信,是有道理的。

他把《作家报》展开,指着两个整版说:“我很感激,毕竟还有这么多读者朋友认可!”

于是,我看到了读者这样的感言——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教授给这部书写了序,他说“房国东先生大著,正是应着时代的呼唤,适时来到了读者面前。”“这些写给他孙儿的‘私房话’,可谓一种现代版的传世家训。其生命意义与活力在于给许多爱而无方、教而无术的家长提供了一部可读、可亲、可近的优秀家庭教育读物;对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愧是一部指导人生方向的宝典。‘家训’通篇饱蕴着深情大爱,引经据典,现身说法,字里行间,充满智慧,其主旨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相信,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注重自身品格修炼的人,都会从中得到启迪。”他说:“这部书得以面世,无疑对丰富家文化宝库,对推动家庭教育,有积极意义。”

老一辈摄影家、前新华社资深记者杨宝坤先生在写给作者的信里说:“望教育、出版界能重视起房先生这部书,愿房先生的书早日走进千家万户,则我们的家庭、国家、乃至世界,和谐万事兴的美梦一定能实现。”

一位退休的中学校长刘清渠同志说:“本书站在新时代的高处,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中,借鉴古今中外智慧,集作者六十年人生经验,把内心珍藏的千言万语,天地大爱,全都囊括于这本书中。既为心爱的小孙子指出了人生奋进的目标与方向,也指出了到达目标的具体步骤与方法,方方面面,条条缕缕,殷殷垂教,关爱备至,为使其孙成人可谓用心良苦。”

龙江县退休的老宣传部长赵铁胜先生在《鹤城晚报》撰文:“房国东同志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写出最痛彻的人生体验——《心田留与子孙耕》,用这部丰厚的精神财富养育连绵的子孙,实在是难能可贵。作者虽然是写给自己孙孙‘一个人看的’家训,但依我看,它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它是部闪烁着核心价值观光芒的新作,是关心下一代最现实的一部教科书。”

《父母课堂》的编辑在给作者的信中说:“这些隽永如流水一般的文字,无时无刻不向我们昭示着人生智慧。我从中看到了您对孙辈最朴实真挚的情感和最殷切的期望。这本著作不仅是您送给孙子的金玉良言,也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受益匪浅。我相信它会像灯塔一样为许多年轻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特别是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同志在《心田留与子孙耕》作品研讨会上说:“我们应该先讲正确的话,再讲精彩的话。我认为《心田留与子孙耕》里讲得很正确,其中更不乏精彩!严格说,这既是一个大散文,也是一个大传记,这部书表现的是利世救俗的人间大道理,是一个人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充满钙质和维生素的一种能养人的书,能育人的书。这是一部人生教科书!青少年可以读,包括老年也可以读后自我检点,产生共鸣,促使老人在后人面前起榜样作用。总之,我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来推荐这部书。”

······

难怪,去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会等部门组织的“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心田留与子孙耕》被评为中国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金奖!

2017年末,他的家乡齐齐哈尔市在第三届文艺奖评中,授予他“文艺突出贡献奖”。而且,齐齐哈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通过文件形式,以“学生家长共读一本书”为主题,向全市推荐,希望这部书能走进千家万户······。

老人感慨地说:“写这本家训,算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吧!五十多年前我从当生产队社员的时候,就喜欢看书,看到好句子就要记下来,一边铲地,一边在心里默诵、揣摩,慢慢熟化于心。读书的习惯伴随我至今。当要给孙子留‘遗嘱’的时候,往日的这些积累一下子激活了!一肚子的话,恨不得倾囊倒出!——如今,如果拙作能造福后世,也算聊慰此生啦!”

什么是殷殷赤子心?这本家训,就是最好的诠释。

先生今年七十岁了,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新起点,在黑龙江省和齐齐哈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目前受聘于一家外国语学校,做“家校合作管理委员会主任”,许多家长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分享到他书中的智慧······

老人诙谐地说:“我这是老牛不惧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啊!”

书法家许振河先生祝贺房国东先生的书荣获金奖,赠给他一幅字:“丹心昭后世,碧血润心田”,借用来概括先生,可谓恰如其分!

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心田留与子孙耕》无疑就是一部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细节、可以涵育人心的优秀作品!是践行习近平主席关于关心下一代、注重家风建设,传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抓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们值得为这样一本好书鼓与呼!


编辑:林膑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