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来源:东家APP吾雨课堂2020-12-1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稍微讲究点的家里都会备点好茶和几套茶具。但是其实喝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管是自己喝茶还是去拜访别人喝茶,在泡茶、倒茶、喝茶过程中,都要遵循喝茶的基本礼仪。

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稍微讲究点的家里都会备点好茶和几套茶具。但是其实喝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管是自己喝茶还是去拜访别人喝茶,在泡茶、倒茶、喝茶过程中,都要遵循喝茶的基本礼仪。

那喝茶有哪些礼仪呢?吾雨课堂带您了解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泡茶礼

当我们作为主人,在为客人泡茶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备茶

出于对客人的尊敬,作为主人一般不会直接挑选一款茶来泡,而是会先询问客人喜欢什么茶,有什么口味偏好,再进行推荐差不多的茶。

在冲泡之前,还要先介绍茶叶的名称和特点,让客人对准备喝的茶有基本的了解。

2、取茶

再选完要泡的茶之后,我们取茶的时候也不能徒手去抓,徒手抓“手汗”会使茶叶受潮。而且手上带有的一些气味,也容易沾染到茶叶上,不仅会影响到茶的品质,也会给人不卫生的感觉。应该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或者直接将茶叶袋倾斜对准盖碗轻轻抖出。

3、清洗茶具

虽然我们在喝完茶之后都会清洗茶具,但是为表尊重,我们都会用开水重新把杯具烫一遍,这样更加干净卫生,也能除去杯具上附着的异味;同时这也是温杯的过程,让茶汤有更好的表现,给客人更好的品饮体验。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4、泡茶

我们在泡茶的时候,要注意烧水壶的摆放,切勿烧水壶嘴对着客人,这是表示赶人走的意思,是非常不礼貌的。

而且壶嘴对着别人,煮沸时喷出的蒸汽也容易伤人。

倒茶礼

泡好茶后,在为客人分倒茶汤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倒茶顺序

我们一般都是右手拿公道杯的,所以我们在为客人分倒茶汤的时候,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公道杯口与倒茶方向是相反的,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逆时针。

2、分茶汤

在倒茶汤的时候要分倒均匀,而且倒茶汤的时候切勿倒满,因为有个说法“茶满欺客”,还有赶人走的意思。而且茶倒满容易烫手,不便于客人握杯啜饮,所以倒七分满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

客人分倒完茶汤,剩余的茶汤才自己扫尾。

3、递杯

分杯完,我们给客人递茶杯时,也要注意拿杯子的位置,这个是个卫生的问题。手直接触碰杯沿,会让客人看了心里不舒服,因此,请客喝茶一定要备杯垫或者托盘,或者拿杯沿下面的位置。

4、续茶

在喝茶过程中,我们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一般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就应及时续茶,不可让客人杯中的茶汤见底。

这种做法的寓意是:"茶水不尽,慢慢饮,慢慢叙。"如果发现茶汤茶味淡薄,应及时换茶。

叩指礼

在续茶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礼仪,就是叩指礼。

关于“叩指礼”出现的说法有很多,大多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随着扣指礼的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在茶桌上行叩指礼,代表礼貌性地谢谢。

但是叩指礼根据对象的不同,也是有差异的,那到底有几种叩指礼呢?

1、晚辈向长辈

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一般敲三下即可。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2、平辈之间

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3、长辈对晚辈

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一下相当于点下头即可。如果是特欣赏晚辈,可以敲三下表示。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4、简化版

现如今我们在喝茶时的叩指礼,已经相对简化了。通常茶客在主人添茶续杯时,用食指和中指弯曲后,轻轻敲桌面两次,表示感谢之意。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喝茶礼

作为客人在喝茶时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小口慢饮

喝茶跟喝酒还是有区别的,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按照礼节,至少要分三口再喝完。

喝茶时候不要皱眉,会显得主人家的茶不好喝,还十分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

2、轻拿轻放

品茶完毕,茶杯要轻轻放下,不能用杯子在茶盘沿上檫,避免茶具损坏,因为一般爱茶之人对茶具也非常爱惜。

还应该尽量将茶杯放置在主人够得到的位置,方便主人续茶添茶。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3、不吸烟

喝茶适合在一个干净清新的环境中,烟味比较刺激,会影响品茶的体验。

如果实在想抽,也要征求一下旁边人的同意后再抽。

另外,一坐下就发烟、递烟的行为,是十分失礼的行为,这一点需要谨记!

以茶待客需要的不仅是主人的诚意,更需要彼此间的互相尊重。注意这些喝茶的礼仪,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也不会失礼于人。

(编辑:映雪)


喝茶的基本礼仪,你了解多少?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