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最低40分出头

  来源:每日人物刘梓祁,刘丽静2020-08-0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日,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一经公开,因其复杂、深沉和抽象的行文风格,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高考作文向来是每年夏天的讨论热点。而满分作文更是,既是学生参考的模版、老师教学的风向标,更是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近日,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一经公开,因其复杂、深沉和抽象的行文风格,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浙江省专家评价此文“老道和晦涩同在”、“深刻与稳当俱备”,夸赞其没有废话、逻辑精准。同时认为此考生有着丰厚的阅读量,超出了一般高中生的水平。

批评的声音也同样聚焦在作文的内容,认为这篇作文晦涩、难读,通篇充满了拗口的语句、生僻的辞藻和难明的引用,是根本没有“好好说话”。

因此,每日人物找来不同城市的五位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他们基本有过高考作文阅卷的经历,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来理解这篇作文《生活在树上》。其中不乏夸赞和欣赏,但更多的是忧虑和担心。这篇作文会否成为新的写作标杆,或引起教学上新的思考。老师们各有答案。

以下为五位老师的口述。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节选。 图/网络

“这篇满分作文的导向是不对的”

马君慧,广州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担任语文教研组长16年

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费劲。“话没好好说”是我对这篇作文的第一印象。我始终认为作文是要讲究对象的,是给谁看的,但《生活在树上》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写一篇作文时,需要先假定一个接受的对象群,然后再决定一个话题要怎么表达。前几年的高考作文也有这样的主题。

如果从这个视角去审视浙江卷的作文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最后要面对的人群其实就是普通大众,并不是某个单一的人群或是专业人士,所以没有必要说的那么拗口、别扭。这样的文章更加适合出现在学术、哲学或是其他比较专业的圈子里。

从分数看,我觉得第一个老师给的39分还是低了一点,他对考生的创意性还是不太肯定的。但打满分,我又觉得过了一些。因为这篇文章毕竟只是语言上的技巧或者素材上的丰荣,毕竟作文终究是要讲受众和普及性的。

如果我去评分,会给一个比较折中的分数,可能40出头。我一直认为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是一个带有导向性的东西。但这篇作文的导向是不对的。

这让我感到担心和害怕,有点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了。如果我的学生中出现这样的人,我该怎么办?如果肯定,我担心会害了这个学生。但要否定这学生,可他的知识面又确实很广。不论他是不是读过这些书,他能把这些素材记下来用在考场上,而且还用得挺好。

在我看来,高中生是相对容易在大环境中迷失的群体。从年龄上讲,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在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思考。如果要扭转或者纠正,要困难一点。

我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我想让他们知道对什么人要说怎样的话、这个话的接受程度如何以及别人会怎么理解这些话,在这之中达到一种融合。

因为这篇作文,身边也有人重新提起以往的满分作文,比如《赤兔之死》。我觉得用文言文来写作的章法当然也是可取的。而这一篇作文,有很多词汇是可以替换成普通大众更好接受的词汇的,不然就会给人一种在故意卖弄辞藻的感觉,尽管用的也没错。

高考作文虽然说不限文体,但考生还是写议论文居多。议论文对一个问题、一个现象的切入点以及考生自己所在的这种格局是挺重要的。

有一些学生在遇到一些合适的问题的时候,会以叙事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还会带有一些情感的触动性,这样的文章反倒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图/网络

“这种有争议的作文,一般是专家判出来的”

王珍真(化名),山东某市重点高中语文老师,2019年山东高考阅卷成员

如果是我,会给50-52分。感觉他的逻辑,其实没那么条理清楚,他罗列了太多高深的理论,让别人一眼就感觉是背了很多的名人名言,然后这些跟你要说的道理是不是扯得有点远。这让别人感觉就是卖弄你的文采和思维。

文以载道,白居易为什么被称为是诗王、诗魔,主要因为别人能读懂,人们愿意去读,我觉得这是写文章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你有独特的思维,你需要跟别人表达,那么你要表达清楚,让别人去读懂你的思维。

我们是考试的作文,不是一些专业性的作文,不需要这么高深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关键是让阅卷老师读懂、读明白,理解你思维的深度,看出你文笔有多么精彩,而不是说光放这么多高深的理论。

我们山东高考阅卷的时候,专家会先筛选出来很多文章,告诉你这篇文章为什么得58分,为什么得46分,所有的老师统一打分标准,上下不会差得很大,第二天开始正式批阅。

能让我阅卷时候眼前一亮的作文,首先书写是非常工整的,第二是逻辑清楚,思维深刻、表达流畅,然后有文采。高考阅卷一篇作文最少观看时间也要15秒,已经远远高于我们平时批改作业的时间,所以你的思维、语言,要基本上在这时间内能看出来。

而这篇高考文章,我们第一眼想要看出这篇文章思维的深刻,很难,有一些理论老师都理解不了。也没有老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去挨个儿查这句话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不是科学。

而且高考阅卷打56-60分以上的分,是要跟上级报的。所以这种有争议的文章,我觉得一般是专家判出来的,不可能是普通的阅卷老师判出来的。而一篇晦涩的文章,个人而言我觉得风险比较大,一般入不了普通老师的法眼,除非是专家。像这篇文章我觉得他运气比较好。

就山东而言,高中老师比较保守,阅卷也是中规中矩的。就跟那些诗词似的,有人喜欢李白的风格,有人喜欢杜甫的风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只要别太出格。

这个学生的素养是没问题的,不能一下子否定了这个学生,所以50分是打到了,但我不会推崇,因为接受不了,大多数学生也是学不了的。他完全影响不了正常的语文教育,这只是一个个例。

高考试卷有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在里面,为什么老师要加强这些规律和方法,因为这些是老师总结的觉得能得高分的方法,然后不断地灌输给学生。

图/网络

“多数人读不懂背后,折射出社会不读书的浮躁”

陈久名(化名),安徽某重点高中语文老师,曾参加过高考阅卷

今年是我执教的第18个年头了,我也参与过数次中考和高考的阅卷。

读完这篇作文,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无论是文章的用词,还是里面提到的素材,都是我们平时很少见到的。但从语文老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这篇作文不值得去推崇。它的导向可能会误导一部分学生。

我要求学生们必须明确作文是要写给谁看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要写给阅卷老师看的,所以要争取在极短的阅卷时间内来争取一个比较高的分数。这才是目的是所在。

如果这篇不是满分作文,我们也不会有机会去解释它。但学生如果去模仿这篇作文,就会容易剑走偏锋。所以我会时常和学生讲,不要去刻意模仿这类文章,当然也不容易模仿。因为高考作文其实是“戴着镣铐起舞”,得让阅卷的老师明确你的主题、素材和想表达的内容。

而这篇文章的哲学思辨性太强了,拗口的词句也多,比如里面讲到的“嚆矢”其实就是开端的意思、“滥觞”就是起源的意思或者“肯綮”是要害的意思。而且里面用到的素材也过于生冷,这都不利于阅卷老师去这篇作文打分。

我觉得这篇作文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第一个老师给了39分,幸运的是后面两个老师都给了55分。

如果让我来打分,可能会打50分。至少能看出来这个学生是有阅读(量)的,而且表达的也比较深刻。而且他确实是切题了,是在表达自己。

我觉得这个18岁的青年是值得鼓励的,但不值得倡导。因为它的文章是艰涩拗口的,而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和学生是不会抱着一种哲学性去读作文的,但不否认这类作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非常不愿意我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过度地创新,而且我向来比较反对这种形式。我时常告诉学生要求稳,要把创新运用在表达的清晰、流程和深刻上,通过自己见解让老师耳目一新,而不是通过一些生僻的词。

胡适曾经讲过作文的文风一定要顺、一定要正;再比如欧阳修选拔人才,不会提拔那些写出艰涩、拗口文章的人。

我并不认为这篇作文引起了如此广泛的讨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多人在批评这篇文章艰涩拗口,引起了那么大的风浪,我觉得是一种悲哀。多数人读不懂、不愿读,甚至是抨击他,恰恰折射出了这个社会的浮躁——不读书、少读书、读书浅。

如果这篇作文不是一个18岁的孩子写的,而是一个人们仰望已久的百年哲学家,可能就会去追捧和膜拜。这折射出来的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文化现象。

但还没有达到一种(言论)一边倒的状况,恰恰说明了有些人还是希望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对生命的哲思。

这名考生笔下出现的素材和人物,虽然小众,但它恰恰是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文学看似是不用的东西,但会成为一个人一辈子的底色。他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文学和深刻文学的热爱。

图/网络

“高考选拔人才,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罗晓晖,前成都七中语文老师,现成都教研院语文组成员,曾任高考作文评卷组长

比起绝大部分考场作文,这篇作文的审题立意、阅读视野、语言品质,都非常出色。如果我来评分,我会给55-58分。

不给满分的原因是,表达是一种交流,但它使用了很多读者并不熟悉的词汇、外国哲学家和文学作品的文本,多数读者读这篇作文是翻译腔的,而且可能折射出考生有一点“显摆”或“卖弄”的心态。

另外,他引用的观点和内容,从理解的角度讲,这名同学的理解显然是不充分的,有些甚至是不准确的,但这无关紧要。请问一个教中国古代文学的教授,未必对西方的哲学和文学有很深刻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强求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呢?

我们高考选拔人才,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够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水平去要求一个中学生。我觉得引用显示了他阅读面的开阔,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很难能可贵。现在十几岁的学生,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不等于他将来也会一知半解。问题在于,我们绝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这些东西,连一知半解都没有。

任何一篇满分作文,如果要质疑,没有哪一篇能够经得起。在我看来,好的作文是没有标准的,你能用李白的标准去衡量杜甫吗?如果说考场作文他允许文学创作,允许文章具有文学性,那么,我认为它就不适合提出一个很死的标准。

实际高考作文评分的时候,评卷标准给的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之类的,其实很空洞,没有可操作性,只具有参考价值。实际评分主要取决于评分老师本人的专业判断。有人评39分,有人评50几分,最后评满分,出现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每个老师对作文品质的理解有差异。

不顺畅甚至晦涩的文章,必定会制造交流障碍,在阅卷场上的风险是很高的。好的作文在高考评卷场得不到应该有的对待,这是常见的事情。这和整个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即我们基础教育的行业里边人才越来越少有关。

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太低,没办法吸引到优秀人才。我在成都七中教书的时候,我的学生里边几乎没有一个填报师范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去指望这些老师能够有水平、有判断力来处理看起来有点出格的作文?

所以也要提醒所有考生,写作务必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老师,要彰显自己的特色,同时要评估阅卷老师能否顺利读懂。

网上说的“不说人话”、“晦涩”,是因为很多人未必看得懂。至于“老到”和“深刻”,倒也没有,有些句子是有深度的,但整篇文章无非就是说,自我预期和社会对个体的预期,要辩证处理。

《赤兔之死》那篇文章我很熟悉,立意并没有什么深度,就是用了一个比较浅易的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也有很多瑕疵,写得并不怎么样,但写作形式我还是认同,因为他使用的仍然是汉语母语的表达,而且是一种书面表达。

而写甲骨文得满分的那篇,他不是使用现代汉语所使用的规范汉字来书写的,是在为评卷制造障碍,他不符合高考的考试要求。我认为不给他分都是可以的。

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节选。 图/网络

“我觉得它已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筠溪(化名),杭州某重点高中语文老师,参加过高考阅卷

我执教了有近14年。近年来以教高中生为主,也曾参与过高考语文科的阅卷。

第一次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觉得写得挺有思想的,也挺深刻的。能看得出来这个学生的阅读量是比较广的,而且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但有些词在初读时也不是很明白。

如果让我来打分的话,考虑到这篇作文所表达的观点比较难理解,我可能会给出50的分数。因为在这些年来,在语文课程的调整之下,我们会更佳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面。

但我觉得至少这篇作文给了我们一些信息,使我们知道现在浙江省的阅卷老师会比较青睐这样的学生,是会对学生的阅读面、思想性或是说一些深刻性有所认可的。

可能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会比较关注学生在阅读层面的拓展,引导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多关注、多思考,希望能培养出他们在思维上的深度。

在我们老师之间的讨论,有些老师是认可这篇作文值得满分的。毕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这样一篇文章。不仅有自己的建筑,而且思想深刻、条理也清晰。

也有老师觉得这样的作文是缺乏典型性的,因为它的结构不够严密、选题不够别致,而且议论的方式也不是那么合适。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文章是可以去学的。但一般学生比较难学到。我觉得它已经达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了。

但我还是觉得语文和哲学还是有区别的,而且也不能要求学生达到一个哲学家的高度。只要他能够有一些深刻、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言之成理、不要人云亦云就可以了。

而且我也观察到,近年来浙江省在对作文打分上是有转变的。以前会比较欣赏文采出众、词藻华丽的文章,但现在可能会对思维的深刻性、论证的逻辑性有更多的考量。

我觉得这样也是合理的,我也会有意地去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但我自己其实也还在摸索。我会在平时精讲一些议论文,带领学生去品读、去体会,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到作家的表达。我会通过一些专题训练,去侧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篇议论文的典范,是可以学习其中的写法的。

总体而言,一篇满分作文能引起那么多的讨论,我觉得应该是一件好事。陶渊明有句话说得好,叫奇文共欣赏。

大家有不同的欣赏的声音,也体现了我们当下对高中写作水平上,还是存在不同意见的。在这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融合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对于高考满分作文的评判标准而言,也会逐渐趋于理性。

在这热度过后,我们会有更多的冷思考。

(编辑:映雪)

315记者摄影家网,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


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最低40分出头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