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村传记文学新作《王者江湖》
□王贤根
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也许一百个读者会有一百种回答,这正如一百个人的心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值得肯定的是,作家童村在为一代马戏先驱孙福有立传《王者江湖》(花山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的同时,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书写方向,并为这种优秀特质作了充分的准备与铺垫。
《王者江湖》写的是被世界杂坛泰斗——法国“明日与未来”世界马戏节创始人、世界马戏史专家莫克莱尔誉为“世界现代马戏之父”的孙福有一生的传奇经历。孙福有,1882年生于河北吴桥,1945年卒于重庆,他虽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介草根,却以自己高超的马戏绝技征服了世界,一举成为中国马戏界的骄傲。
作为中国马戏史甚至于世界马戏史不可或缺的一笔,如何将孙福有这一人物形象、客观、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首先取决于史料的占有程度。作家童村自小生活在杂技之乡,耳闻目睹许多马戏艺人的生活现状,源于难以泯灭的记忆与感受,由此使得作家本人与马戏艺术怀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便为这部传记文学作品的应运而生埋下了伏笔。正如书中《后记》所言:“一想到马戏,我的内心就会万分纠结。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戏对于我,只是一粒苦难的种子,自从埋进我心里的那一刻起,它就让我感到了不安……”这无疑为大量马戏史料特别是传主孙福有生前史料的占有,做好了必要的情感储备。而在日积月累,充分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同时,作家经过核实、查证,去伪存真,不停筛选其历史细节,并紧紧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将历史碎片一一缝合,按照一生的行走路线,划定了一代马戏大王孙福有的人生轨迹,继而将他活灵活现地还原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直至最终抵达其历史真相。
不可否认的是,作家童村对于这些马戏史料的占有与重新梳理,为中国马戏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价值。
这部传记文学,随着故事的展开,让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白崇禧、李宗仁等一些名人政要相继出场,也为作品增加了许多色彩。在其叙述的过程中,孙福有与大戏剧家田汉的生死交情,与上海滩流氓大亨黄金荣的江湖争斗等,无疑成为了本书的一大亮点。
自然,传记文学的主人公是孙福有,如何准确地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立体地再现主人公的生平,进而使他在作品中血肉丰满、栩栩如生,这就要求作家不仅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同时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对于时间久远,并且已被众人“神化”了的传主孙福有,若想在不脱离事实真相的前提下,给人留下耳目一新的印象,其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现实中的孙福有,既有大仁大义的一面,也有自私狭隘的一面,内心世界十分丰富,有着与常人同样的喜怒哀乐。如何更为真实地将这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家在其创作手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在描写怀疑马戏演员张秀珍与孙吉堂有暧昧关系,孙福有威严呵责、兴师问罪一节时,作家这样写道:“孙福有见拷问不出任何结果,顺手取过那把飞刀,猛然插在面前的桌子上,低声吼道:‘小珍头(张秀珍)你听好了,如果你胆敢和他有什么关系,我就一刀剁了你!’‘大爷饶我,你就是借我个胆子我也是不敢的。’望着桌上那把亮晃晃的飞刀,张秀珍不由得心惊胆战……”通过这样一段简短的细节描述,淋漓尽致地凸显了主人公孙福有的性格特点。
借鉴小说的创作手法,将真实性与文学性有机融为一体,用生动鲜活的文字实现或者完成一种文体的嫁接,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种阅读的快感。无疑,这也成为这部传记文学的一大特色。
对于一部传记文学作品而言,如果创作者没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让叙事风格和行文结构出新出巧,往往就会落入人物传记的书写俗套,丧失了其本身固有的文学性,最终导致人物概念化、模糊化或者脸谱化。作家童村在写作上,融进自己的思考,另辟蹊径地进行了一番探索,运用小说技法进行人物与事件的描述、表现与传达,使得这部看似严肃的传记文学,变得热闹、好看和有趣。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