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开幕

  来源:315记者摄影家蔚楠2019-05-0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河南讯; 5月2日,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仓头乡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市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鲁山位

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开幕

河南讯; 5月2日,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仓头乡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市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开幕

鲁山位居豫西偏南,伏牛山东麓,北依洛阳,南临南阳,东接平顶山,面积2432平方千米,辖25个乡(镇、办事处),555个行政村,97万人口。

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开幕

鲁山有国家A级景区10处,其中5A级2处,为尧山—中原大佛景区;4A级2处,为画眉谷、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单体旅游景观多达2000余个。初步形成了以“佛、山、汤”为核心,涵盖山水观光、礼佛朝觐、休闲度假、军事探秘、寻根问祖、漂流滑雪、农事体验等丰富内容的旅游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504105246.jpg

鲁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尤其是鲁山的仓颉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原点文化。鲁山仓头乡仓颉文化遗迹拥有全国唯一的集造字台、祠堂和墓室于一体的古建筑和独特的一墓三坟古墓葬制,该乡古地名叫仓子头。仓子头,有着丰富厚重的内涵:“仓”为君上一人之意,也寓船舱、字仓和粮仓;子是对仓颉的敬称,有了仓子,才有后世的老子、墨子、孔子等诸子;“头”寓意仓颉是仓姓的源头,是文字的源头,是“天雨粟”的源头。仓颉陵周边有西周古墓群等密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独特的优势奠定了古仓子头在厚重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开幕

从2017年开始,鲁山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世界汉字节,不仅促进了鲁山仓街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繁荣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更是在国内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进一步传承弘扬了中华根文化,提高了鲁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中国(鲁山)世界汉字节已成为鲁山全域旅游的新引擎,初步实现了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喜人格局。

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鲁山县委、鲁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平顶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顶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鲁山县委宣传部、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共仓头乡委员会、仓头乡人民政府、鲁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CCTV《汉语世界》栏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书写中国公益基金、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仓颉文化艺术研究院、鲁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鲁山仓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null

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开幕式、文艺演出、祭拜大典、中华汉字诗赋大会、西鲁讲堂、传统民俗表演、传统古刹大会戏剧表演、非遗文旅产品展览、“仓颉杯”国际书画大赛展览等。

主会场开幕式主要有“仓颉文化”全国有奖征文大赛颁奖、“仓颉杯”国际书画大赛颁奖、“汉字书写日”设立仪式、“书写中国”捐赠仪式等内容。文艺演出更是精彩纷呈,有原创歌曲《中国汉字谣》、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古筝《三字经》、歌曲《小梦想大梦想》《灯塔》(表演者是曾荣获2015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的中国内地女歌手王紫凝)等。

中国(鲁山)第三届世界汉字节仓颉文化系列民俗活动在鲁山县开幕

分会场中华汉字诗赋大会,以汉字填空开始,对汉字造型形式进行解析,以仓颉“飞花令”引出仓颉赋,千名师生共同诵读仓颉赋,最后全体师生面对主席台上巨幅国旗,发出震天动地的铮铮誓言: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整个节目书香浓郁,昂扬向上,场面气势恢宏,完美展示了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奋力推进鲁山发展进步的决心和信心。

null

本届汉字节活动期间,主办方特别邀请平顶山学院知名教授陈建裕先生做客《西鲁讲堂》,将围绕仓颉文化与汉字文化,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传承,突出鲁山作为中国原点文化、根文化的特殊历史地位。
 第三届世界汉字节的成功举办,是鲁山仓颉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大繁荣,必将为建设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平安幸福新鲁山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鲁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